港珠澳大橋[紀錄電影]

港珠澳大橋[紀錄電影]

2017年,由科教頻道創作的紀錄片《港珠澳大橋》在央視和Discovery探索頻道同版播出,覆蓋10多個國家和地區,吸引國內觀眾近4.5億,獲得國內外熱烈反響和高度評價。同年8月,創作團隊趁熱打鐵,歷時兩年創作完成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時長70分鐘。2019年4月1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港珠澳大橋管理局、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廣播電視台、珠海廣播電視台、珠海文廣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紀錄電影《港珠澳大橋》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影片定檔發布及主創交流活動,宣布影片將從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開始全國上映。於2019年5月1日在大陸上映。

基本信息

劇情簡介

影片以港珠澳大橋最後一節沉管E30沉放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全面回顧了港珠澳大橋自2009年開工建設以來,中國橋樑建設者們自力更生、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將大橋主體工程橋、島、隧三大部分的設計理念和領先世界的關鍵技術,如萬花筒般呈現出來。影片聚焦普通勞動者的奉獻與擔當、智慧和汗水,突出人文情懷,強化故事性,著力塑造了新時代中國橋樑人的群體形象。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港珠澳大橋》在香港回歸20周年和港珠澳大橋即將實現全面貫通的重要時點上,創新性地以國際視角關注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經過,通過國際化視角、國際化表述,客觀解讀大橋“連通世界”的深遠意義以及“中國製造”的發展對世界的影響。

拍攝過程

港珠澳大橋》的創意策劃從2015年12月就已經開始,2016年8月由中宣部立項,隨後邀請Discovery探索頻道參與,組建國際合作團隊,同年12月完成拍攝腳本,2017年2月正式開機拍攝,拍攝地點囊括國內10餘個城市,以及美國、荷蘭、汶萊、孟加拉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歷時4年攝製的大型紀錄電影。

獲獎記錄

年份 頒獎方 獎項 獲獎者 獲獎/提名
2018年 第六屆優秀國產紀錄片 優秀國際傳播類紀錄片 港珠澳大橋 獲獎
2018年 第16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 “金紅棉”國際紀錄片 港珠澳大橋 提名

發行信息

早期宣傳

2018年11月12、13日,該片應邀分別在香港、澳門舉行首映活動;2019年4月1日,影片在中國傳媒大學舉辦影片定檔發布及主創交流活動,宣布影片將從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開始全國上映;2019年4月28日,影片重磅發布了一款海報和一款預告片,海報以白色為主色調,藍綠色橋身為輔助色,橋身表面看似“港珠澳大橋”,實際是依附在一條綠色的巨龍身上。

主創公司

出品公司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廣播電視台
珠海廣播電視台
珠海文廣傳媒有限公司
發行公司 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中視前衛影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基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影片評價

《港珠澳大橋》生動呈現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經過、施工難度、技術成就,影片以大橋海底隧道最後一節巨型沉管E30的沉放安裝過程為敘述主線,表現了以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為代表的中國橋樑建設者自力更生、“敢為天下先”的創新氣魄和披荊斬棘、攻堅克難的奮鬥精神。(網易娛樂評)
雖說曾見過大橋真身,但這卻是第一次從影片中一窺大橋建造背後所有人付出的汗水與勞動。最感動的是見到勞動人民辛勤付出的一瞬,也沒有什麼能比他們看到成果時的喜悅要來的更加真實了,向所有勞動人民致敬。”(北京語言大學2018級英西復語專業的學生徐健輝評)
電影沒有高大上的敘事和大場面的堆積,以沉管的故事為基礎敘事,不斷的發散到中國的橋樑史、中國的文化、普通中國建設者的奮鬥故事,既讓人感覺內容豐滿、懸念激盪,又給人留下了思考的空間,非常符合國際傳播的特點。(影評家李幸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